日本旅行札记

2017-02-22

二月我去了一次日本,九天八夜,东京与京都二城。人生中第一次去日本,草记下些许感受。

语言篇

我的日语,只会说你好、谢谢、对不起、再见、数字一到十以及雅蠛蝶。平假名只认识四个,片假名完全不认识。然而,这对在日本旅行却丝毫无碍。只要你认识汉字,便可看懂大部分关键词,实在还搞不懂的,再开口用英文问。

日本的窗口服务业人员,尽管大多英语发音都不怎么样,但是特别愿意跟你讲,而且讲解的时候会拿出各种手册、图表之类的给你翻阅资料。

当然也有一些英语不行的,一天晚上在一家巷子里的餐馆吃饭,服务员小姑娘的英语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外蹦,不过那又有什么关系,人性都是相通的,吃货们想必是心有灵犀的,很多时候形象地比划一下,双方就开心一笑全明白了。

日本的汉字也蛮有趣,许多路牌上的地名是日英对照的,可以跟着学怎么读,日本桥是 Nihonbashi,竹下通是 Takeshita-dori,浅草寺是 Senso-ji。于是你就会了,哦,原来桥读作 bashi,通读作 dori,寺读作 ji。

当然还有更有趣的,比如千叶县是 Chiba-ken,千代田区是 Chiyoda-ku,而千驮木却是 Sendagi,所以同一个千字有时候读 chi 有时候读 sen,估计是所谓音读和训读吧,或者简单理解成文白二读。

交通篇

此次旅行体验了日本的多种交通方式。从成田机场到东京坐的京成本线特急,东京市内主要是电车(包括JR和地下铁),东京到京都坐的新干线,京都市内主要是公交车,京都到关西机场坐的 Haruka。

京成本线上遇到许多中小学生,他们身着校服,大冬天里,上身是长袖围巾帽子手套,下身女生裙装男生短裤。这就是他们所谓的要从小锻炼民族的坚韧不拔?不过列车内车座下是有暖气的,坐着非常舒服。

东京的电车和上海的地铁相比,似乎每节车厢要长许多。以常坐的 Hibiya 线为例,我数了一下,一节车厢每一侧两头各 3 个座位(其中一头的 3 个为优先座位,座垫颜色不同,在等车区也会有提示),中间是两组 10 座的长坐。这样一节车厢两侧共 52 个座位。而列车一般为 8 节或 6 节编组,首末两节在早高峰时段为女性专用,其余时间所有人都可乘坐。

新干线跟中国的高铁差不多,不同之处在于,乘务员每次进入和离开车厢时都会向乘客鞠躬敬礼。

京都的公交后门上前门下,大部分单价 230 日元,下车时刷卡或投币。车门处有个万能的机器,可以刷卡、验券,可以把 1000 日元的纸币换成零钱,投币的话还可以自动称量出不同币值并显示已投总额。如果你一天要跑许多地方,坐 3 次以上公交,那么买 500 日元公交一日游券比较划算。

Haruka要在绿色的机器上买票,有中文界面,基本不会有问题。

另外,日本行人红绿灯的倒计时也很有意思,是两串竖排的小灯,由上往下逐次灭掉。第一次看还以为一直剩 11 秒呢。

行人红绿灯

在京都三条附近的一些没有红绿灯的小马路,车子每开到一处路口都会主动减速停车,观察一下是否有行人,先让行人过完马路再通过。

某天去秋叶原,发现许多志愿者穿着的人在各个路口放置了「步行者天国实施中」的牌子,一开始我以为只是不让自行车进入步行街呢,后来发现甚至连主干道的汽车也禁止驶入,让整条宽阔的马路变成步行的天堂了。

步行者天国

顺便说一下,在去过的所有国家的机场里,我只在日本的机场发现设有邮筒(也许他国也有,我没注意到而已),并且还贴心地在安检处之前醒目地提示:从此处往前不再有邮筒。以前我好几次写好的明信片在最后一天没来得及寄,到了机场又没有邮筒,只好去求柜台办票的 MM 下班后帮忙投一下……

便利店与餐饮篇

便利店、超市的服务态度非常好,虽然我听不懂他们说的什么什么娜萨依、什么什么伊马斯。买东西要加 8% 的税,价签上也会分别标出税前和税后价格。

在 7-11 买咖啡时,以及一些小快餐店点饮料时需要自己去旁边的机器上操作。另外,无论是 7-11 还是罗森,好像店里都没有供就餐的桌子,这与台湾地区的 7-11 截然不同。

在日本,吃饭的花费还是比较高的。饭店也要收 8% 的税,也有的是统一加收 400 日元桌费。我吃过最贵的一餐 4330 日元,足足一整块牛排 + 果汁。有趣的是,日本人连吃牛排也会放芥末。

许多餐厅没有预约的话要在外面排队等位。我注意到一个细节,有时候即使只有你一个人来到门前,也要先在外面等候片刻,店员用对讲机跟里面确认一下此时没有人正好吃完要出去,以免同时进出发生碰撞。

元气寿司店也很有意思,入座后在面前的触摸屏上自助看图点餐,然后餐品会通过传送带送到你面前,全程高效自动化,最后你吃完点确认,拿着芯片卡去结账即可。

美术馆篇

日本许多美术馆都不许拍照。还有一些会注明,带某种标志的展品,请依照作者意愿不要拍照。基本上免费的展馆,以及一些因某活动(如国庆日)而当天免费的展馆都禁止拍照。

看展的时候,如果有大段的日英双语的文字介绍,我一般不看英文直接看日文。把其中的汉字读一遍即可猜出大意,效率比看英文高多了。还有一个东京的三菱一号美术馆,它的馆长好像是法国橘园美术馆的董事,所以跟法国关系比较近乎,它的介绍大都是日法双语的。

总体来讲,我觉得日本特别出众的本土艺术并不多,许多展馆甚至都在展其他国家艺术家的作品。不过书法艺术倒是不少,而且日本的书法有些把汉字和假名写到一起,别有一番韵味。

东京都美术馆我去的那天有许多学生作品展,虽然其画作或艺术品明显稚嫩了许多,但是吸引了特别多的人来观看,甚至出现少有的拥挤场面,对此感兴趣的人数之多是我所没想到的。

最后放图

东京塔

浅草寺仲见世通

涩谷

哲学之道旁的小房子

伏见稻荷大社千本鸟居

金阁寺

大堰川渡月桥

文中所有图片均为听雨手机摄影。

题图《Night. Tokyo. Rain.》:听雨摄于东京八丁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