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日,又一次来到了苏州,又一次参加苏州太湖马拉松的半马比赛。
01
作为一名慵懒跑者,我的节奏是每年春秋两季各参加一场比赛,然后以赛带练,甚至是以赛代练。上半年因为一次小手术,大概休整了两个月,春天没跑任何比赛,下半年决定用一场半马把感觉找回来。
赛事选择上沿用就近原则,只考虑江浙沪包邮区:上马以中签率低闻名我肯定不报;在朋友的召唤下试敲杭马的大门,毫无意外地没有中签;杭马出签的当晚果断报名了去年曾参赛过的、无需抽签的苏马。
同样的11月第三个周日,同样的起点,同样的终点,几乎同样的线路。同样计划了提前一天到苏州,订了与去年同一家酒店,甚至订了同一时刻发车的那班高铁……一切都是熟悉的感觉,除了酒店房间的价格比去年上浮了20%多……
02
当然,不同的地方也有许多。
参赛包领取地点从去年的绿宝广场改到了狮山石路生活广场,我说怎么走回来的路感觉有点儿长啊。去年晚餐的那家餐馆已经不存在了,晚上去吃了藏书羊肉,四两,好撑啊。
去年是头一次参加马拉松赛事,之前在田协没有过成绩记录,被直接分在了E组。而去年跑过之后就有了记录,今年升到了C组。
03
酒店就在离集结处两个转弯的地方,比赛日当天一出门就看到成群结队的选手路过,都不用查路线,直接跟着走就行了。我到的比较早,把包存了进场,习惯只戴手表不带手机跑。
C组的集结区果然很靠前,前方只有全马的A、B两组,前方的起点拱门望着非常近。
各路选手们在集结区或灵动热身或伫立冥想或轻踮双脚,现场播放的音乐也足够调动情绪,让你光是站到起点前就已心潮澎湃。去年起跑前还有架直升机在盘旋摄影,掀起阵阵人浪,今年只有个小无人机。
去年我带伤雨战。今年无伤、阴天。赛前我定的目标是跑进2小时,争取比去年的1:56快。
04
倒数三,二,一,鸣枪开跑。C组就是爽啊,从鸣枪到通过起点(也就是枪声成绩减净成绩之差)只用了不到1分半,去年在E组需要4分半。
在路跑比赛中,我基本上都是起跑后先随周围大多数人的速度跑起来,第一公里结束看一下配速,然后基于这个配速和自己的计划配速进行调整。
第一公里配速在5分19,第二公里5分12。不过才2公里之后就感觉开始出汗了,我觉得稍微有点早啊。
去年在第三公里有一段赛道设计的比较窄,出现了小堵,今年只是感觉稍微有点拥挤,但没堵住,可能因为C组出发比较靠前吧。
赛前我制定了三次进站的策略。去年因为全程都在下雨,降温效果比较好,补水不需要那么频,只进了两次站,分别是7.5公里和15公里。今年打算在7.5公里、12.5公里和17.5公里进站补水三次。
我整场比赛都状态一般,没有那种特别兴奋的感觉。前半程一直非常困有些疲惫,但是又不想丢人地停下来走,于是就利用进站喝水时趁机慢下来多走两步。
尤其是在12.5公里水站处,基本从最前面第一张桌子开始边走边拿能量饮料喝,喝完橙色的再喝一口黄色的,喝完黄色的再喝一口蓝色的,把那几种都尝了个遍,然后一直走到最后一张桌子拿了矿泉水清清口,再开始跑动起来,结果这第13公里的配速掉到6分37,当时就想,完了,这样可进不了2小时啊。
14公里之后半马与全马赛道分离,后程清醒了许多,但是还是略感疲惫。想到节奏不能太拖沓,要一公里一公里地把配速追回来,甚至想要不要坚持到20公里再进站,不过远远看到17.5公里水站牌子时,还是情不自禁地慢下来靠了过去,还好,这一站没多做停留就继续前进了。
15到19公里实际上是绕出来的一个狭长矩形的两条长边和一条短边,然后19公里到20公里之间有一个U型折返,去年也是在这里听到身边的跑者说,跑到这个U turn就离胜利不远了。过了20公里之后拐上太湖大道,一路笔直地通向终点。只是我觉得最后这1.1公里似乎无比遥远漫长,开始加速跑了好久远处的终点拱门才逐渐地在视野里清晰起来。
坚持冲到了终点,看到拱门上的时钟前两位数字仍然是01,感到非常欣慰。最终净成绩1小时58分21秒,进2成功,可惜没有超过去年的1小时56分。
完赛奖牌还行,比去年的好看多了。
05
想起去年半马赛前,我还设计并进行了两个月的练习。今年就特别松懈,原定9月中下旬开始练,被我推迟到了十一,十一期间又去重装长线徒步了,回来之后各种懒,一直拖到11月初才开始正经跑。
去年那两个月里累计跑量约120公里,同时还穿插着上肢、下肢、腰腹力量练习,今年赛前一共才跑了4次累计21公里。所以这次未能PB归根结底其实就一个字,{{:Y懒}}。
从数据来看,前五公里还行,后面太慢了。
另外,苏马的赛道在第6公里以及大约第9公里各有一个角度比较大的上坡,会格外考验体能,还是要引起注意的。然后还有一个邪门的事儿,我这回三次补水出站之后都遇到一个小上坡,虽然坡度不大,但感觉非常不爽。看来下次应该仔细研究一下海拔图再制定进站策略。
06
好了,检讨完了自己,我要开始吐槽今年的苏马赛事了。
首先是参赛包,里面除了号码布和一件跑T之外,基本上没别的了,赞助商是迪卡侬也就算了。重点是,用于存包的小号码布背面没有胶!一般来说,你要么小号码布背面有胶,可以直接贴在包上;要么存衣包上有个透明的插槽,可以把小号码布平推着塞进去。你什么都没有,这点除了让人很不安心、用户体验很糟糕以外,还会让选手们觉得这组委会怎么这么业余,是不没搞过跑步比赛。
其次,补给站的设计,非要前面全是能量饮料后面全是纯水么?想只喝水的人万一在前面停下了,还要连走好几个桌子挨个看;或者想喝饮料的人如果后面几张桌子才靠过去,还得往回走。就不能间隔起来么?
然后终点的完赛包里只有水,没有能量饮料,也没有提供能量饮料的地方。搞得最后大家排队乘接驳车的时候都在吐槽,难怪苏马不用抽签。
07
这次不够理想,明年上半年还会继续半马,可能会换个城市跑。
还有啊,我票圈里的朋友们怎么都开始玩全马了?